标签: wordpress

  • 新手建站流程:从买域名到安装 WordPress 全攻略未命名

    新手建站流程:从买域名到安装 WordPress 全攻略未命名

    很多人问我:“我要做网站,到底从哪开始?”
    其实流程一点都不复杂,只要走完几个关键步骤,你也能从零搭建一个完整的 WordPress 网站。今天我就手把手带你走一遍,从买域名、服务器,到安装 WordPress,最后打开浏览器看到属于你的网站。


    一、买域名:给你的网站取个“门牌号”

    网站要能被访问,首先需要有一个 域名,就像房子的门牌号。

    1. 去哪买?
      • 国内:阿里云、西部数码、腾讯云
      • 国外:Namecheap、GoDaddy、Cloudflare
    2. 选什么后缀?
      • .com:通用,最主流。
      • .cn:如果面向国内用户,可以考虑。
      • .xyz.top:价格便宜,但不够正式。
    3. 注意事项
      • 名字要短、好记,不要太复杂。
      • 如果要做中文市场,拼音域名也很常见(如 biji.cn)。
      • 记得实名认证(国内必须),否则域名不能用。

    二、买服务器:给网站找个“房子”

    有了门牌号,还需要一个房子来放东西。这个房子就是 服务器

    1. 常见选择
      • 虚拟主机:便宜,适合新手,但可玩性低。
      • 云服务器(ECS、VPS):阿里云、腾讯云、Vultr、Linode 等,性价比高,可控性强。
      • 托管服务(WP Engine、SiteGround):专门为 WordPress 优化,但价格偏高。
    2. 配置建议
      • 入门:1 核 CPU、1G 内存、1M 带宽,就能跑。
      • 如果要带流量:2 核 2G 起步,带宽 3M+。
      • 系统建议选 Linux(Ubuntu/CentOS)
    3. 域名解析
      • 买了服务器 → 拿到公网 IP → 在域名控制台加一条 A记录 指向 IP → 域名就和服务器绑定了。

    三、环境搭建:给房子装水电

    WordPress 基于 PHP 和 MySQL,所以服务器上必须装好运行环境。

    方案一:宝塔面板(小白最友好)

    • 登录服务器,执行一行脚本,就能安装宝塔。
    • 面板里一键安装 Nginx + MySQL + PHP
    • 点点按钮,就能建数据库、建站点。

    方案二:Docker(进阶玩法)

    • 用官方镜像:wordpress + mysql
    • docker-compose up -d 一行命令起站。
    • 适合喜欢自动化的开发者。

    四、下载并安装 WordPress

    环境搞定后,就可以安装 WordPress。

    1. 下载
      • 中文官网:cn.wordpress.org
      • 最新版本压缩包,上传到服务器 /www/wwwroot/
    2. 解压与配置
      • 解压文件,放到网站根目录。
      • 在宝塔里新建一个数据库(记下数据库名、用户名、密码)。
    3. 安装向导
      • 浏览器输入域名 → 自动进入 WordPress 安装向导。
      • 输入数据库信息,点击下一步。
      • 设置管理员账号和密码。

    几分钟后,你就能在浏览器里看到:“欢迎使用 WordPress!”


    五、进入后台,体验你的第一个网站

    WordPress 装好后,可以通过:

    • http://你的域名/wp-admin 登录后台
    • 输入刚设置的账号和密码
    • 进入控制面板,添加文章、换主题、装插件
    • 你的第一个网站正式上线!

    六、常见问题与排坑指南

    1. 打不开安装页面?
      • 检查域名解析是否成功(ping 域名是否能通 IP)。
    2. 数据库连接错误?
      • 数据库名、用户名、密码要和 wp-config.php 里的一致。
    3. 访问慢?
      • 增加带宽、开启 CDN(Cloudflare/阿里云 CDN)。
    4. 后台英文?
      • 在后台设置 → 常规 → 语言,改为中文。

    七、总结

    从买域名、买服务器,到环境搭建和 WordPress 安装,整个流程其实就四步:

    1. 买个门牌号(域名)
    2. 租个房子(服务器)
    3. 装上水电(PHP + MySQL 环境)
    4. 搬进去住(安装 WordPress)

    对于新手来说,别一开始就纠结细节,先跑通流程,把你的网站上线,这才是第一步。后面再慢慢折腾主题、插件、SEO、性能优化。

  • WordPress 是什么?和自建框架相比有什么优势

    WordPress 是什么?和自建框架相比有什么优势

    很多人第一次建站时都会问:我到底要不要用 WordPress?还是说干脆从零写一个网站框架?
    今天就来聊聊 WordPress 的本质,以及它和自建框架相比的优势。


    一、WordPress 是什么?

    简单来说,WordPress 是一个 开源的网站内容管理系统(CMS)

    • 开源:源代码完全公开,任何人都能使用和修改。
    • CMS:它不是单纯的代码框架,而是一个帮你管理文章、页面、媒体、用户的后台系统。

    换句话说,WordPress 就是一套现成的“建站操作系统”:

    • 你不需要从零写代码,就能发布文章、上传图片、搭建页面。
    • 它有上万种主题和插件,让网站可以像“装APP”一样扩展功能。
    • 从博客、企业官网,到电商、论坛、会员制网站,都有人用它搞定。

    真实数据:全球超过 40% 的网站都在用 WordPress,这个体量本身就是答案。


    二、自建框架是什么?

    自建框架,通常指开发者基于 编程语言(PHP、Python、Node.js、Go 等) 自己从零写网站,或用轻量框架(如 Laravel、Django、Express)来搭建项目。
    它的特点是:

    • 自由度高,想怎么写就怎么写。
    • 代码完全掌控在自己手里,没有“外部依赖”。
    • 适合高定制化、复杂业务逻辑的项目。

    但是,代价就是:

    • 需要有较强的开发能力。
    • 开发周期长,维护成本高。
    • 功能要一点点造轮子,无法“拿来即用”。

    三、WordPress vs 自建框架:谁更合适?

    对比维度WordPress自建框架
    上手难度普通人会点电脑就能搭建需要写代码,入门门槛高
    开发周期快速建站,装好主题即可上线从零开发,周期长
    功能扩展插件市场成熟,1 分钟搞定功能要自己造轮子
    灵活性在 WordPress 生态范围内灵活无限灵活,几乎无边界
    维护成本更新升级方便,但要注意插件兼容性全部自己维护,成本高
    适用场景博客、官网、电商、内容驱动网站高度定制系统、核心业务逻辑复杂的产品

    一句话总结:

    • WordPress = 快速解决 80% 的建站需求。
    • 自建框架 = 满足 20% 的极端定制化需求。

    四、典型使用场景对比

    1. 个人博客 / 内容站
      • WordPress:安装即用,主题+插件就能完成 SEO、评论、分类、标签。
      • 自建框架:需要自己写文章模型、分类逻辑、后台管理系统。
    2. 企业官网
      • WordPress:套个主题,做点页面调整,1-2天搞定。
      • 自建框架:至少要写基础框架+后台,时间和成本翻倍。
    3. 电商 / 会员网站
      • WordPress:装 WooCommerce / MemberPress 即可,插件即服务。
      • 自建框架:需要自己写购物车、订单、支付接口、会员系统。
    4. 复杂 SaaS 平台
      • WordPress:很难撑住,插件也不完全匹配。
      • 自建框架:适合,需要专门的业务逻辑与架构。

    五、为什么我更推荐先用 WordPress?

    作为在跨境电商、独立站里折腾了 N 多年的“哔哔老哥”,我给过不少客户的建议就是:

    • 先用 WordPress 跑起来,快速验证想法。
    • 等到你的网站流量大了、逻辑复杂了,再考虑自建框架二次开发。
    • 毕竟大多数项目死在“没上线”,而不是“架构不够优雅”。

    创业的世界里,时间就是金钱。能用 WordPress 省下的 3 个月开发周期,就是你抢先验证市场的窗口期。


    六、哔哔老哥的总结

    WordPress 就像是“现成的乐高积木”,拼一拼就能搭建一个像模像样的网站;
    而自建框架就像是“自己开模具造零件”,虽然最终更灵活,但需要更多人力、时间和预算。

    如果你是:

    • 个人、创业者、中小企业 → 首选 WordPress,快、稳、省。
    • 有技术团队、大规模定制需求 → 自建框架更合适。

    所以,别被“从零开发”的执念绑架,先让网站跑起来,流量和用户来了,再去考虑架构的升级。